当前位置:

Enjoy出海 >

新闻资讯>

沙特的“新金矿”,中国品牌该如何淘?

沙特的“新金矿”,中国品牌该如何淘?
Enjoy出海小编  ·  Sep 23, 2025 5:54:13 PM

来源:品牌方舟BrandArk

题图来源 | pexels

说到沙特阿拉伯,“富得流油”往往是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。然而如今,这片流淌着黑色黄金的土地,已然翻开经济转型的新篇章。

当全球电商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,沙特却以年均 15% 的增速逆势上扬,逐渐显露出一片炙手可热的“新金矿”。

这并非偶然,而是一场由国家主动选择的“豪赌”——“Vision 2030”正强力推动沙特摆脱对原油的依赖,加速迈向开放的数字消费经济体。

在政策东风的推动下,沙特电商、物流、支付等短板环节得以加速补齐,这个曾显保守的市场开始迸发新的活力。

而这场转型,也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了绝佳试炼场。

无论是 SHEIN 率先在沙特跑通快时尚模式,还是花西子以东方美学符号成功圈粉沙特年轻消费者。它们的成功,都证明了沙特不仅“有钱”,更有着旺盛而多元的新消费需求。

在此背景下,随着中沙合作迈向新阶段,这片热土正迅速崛起为中国出海品牌不能忽视的关键市场。

黑金之地的消费梦

石油之外,沙特正逐渐亮出另一条增长曲线——电商。

Mordor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,2024 年,该地电商市场规模约为 136.1 亿美元,预计到 2029 年将增长至 273.7 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5.01%。

这个数字在全球电商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,也足以令出海者刮目相看。

笔者了解到,支撑这一增长的,首先来自消费端的活力。

作为一个年轻化的国家,沙特超过 50% 的人口年龄在 30 岁以下,这些数字原生代消费者对线上购物有着天然的接受度。

并且,目前该国的互联网渗透率已超 100%,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 98%,几乎人人手中都握着通向电商世界的入口。而人均 GDP 超过 2.75 万美元的强大购买力,更让“能买”和“敢买”在这里同时成立。

然而,消费市场的潜力若没有适宜的土壤也难以爆发。沙特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和大力扶持,正是激活这片市场的关键加速器。

自“Vision 2030”战略提出以来,沙特政府决心摆脱对石油红利的依赖,全面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。

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,电商产业获得了从政策法规到基础设施的一揽子支持。政府通过投入数字基建、放宽外资准入、升级支付系统等一系列举措,正在从根源上重塑整个市场的商业生态。

近些年来,这些政策红利在实际运营中逐步落地。其中最直观的变化,便体现在物流环节。过去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常常被视作沙特的顽疾,如今正被显著改善。

从自动分拣中心到智能仓储,再到跨城物流的加密建设,整个履约链条效率显著提升,消费者等待时间得以缩短,电商平台也因此更具粘性。

也正是在市场需求、政策与基建等多重驱动下,沙特电商生态蓬勃发展,吸引众多平台入局,形成多元竞合的市场格局。

在这一格局中,本土电商平台 Noon 凭借其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文化共鸣,占据了领先位置。而 Amazon.sa 凭借全球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,与之正面交锋,不断蚕食份额。

与此同时,新的势力也在悄然改写游戏规则。TikTok 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带货切入,迅速抓住年轻一代的注意力,让“种草—下单”的路径在手机屏幕上一气呵成。

AliExpress 则依托丰富的商品矩阵与价格优势,成为沙特跨境购物的热门选择。据中东媒体 ZAWYA 报道,其访问量近期已跃升至沙特第二,成为跨境购物的主流入口之一。

这些不同玩家的博弈,使沙特电商业态愈加立体,也为外来企业提供了多条切入路径。从深耕本土供应,到依托跨境直邮,再到借力社交内容触达消费者,中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优势灵活选择入场方式。

东方玩家的淘金路

尽管沙特电商生态日趋繁荣,但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显露出本土供给的不足。

活跃的平台在持续培育用户、扩大市场总量的同时,愈发凸显出本地供应链在响应速度、设计创新和品类覆盖上的短板。

这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,加之沙特消费者对国际品牌与生俱来的好奇与信任,恰恰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时间窗口。

对于志在出海沙特的中国品牌而言,从时尚配饰、消费电子、智能家居到美妆个护、运动户外、母婴玩具等品类均存在显著机遇。

接下来,我们将重点聚焦于时尚服饰、美妆个护和家具家居这三大赛道进行深入分析。

时尚服饰

根据 GMI Research 报告,2024 年沙特服饰市场全渠道零售规模已达 183 亿美元,预计到 2032 年将增长至 275 亿美元,2025–2032 年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在 5.2%。

与男性相比,女性服饰消费体量更大,占总量的 70%。她们既追求全球快时尚的潮流款式,也对符合宗教文化的端庄穆斯林风格保持旺盛需求。

但长期以来,本地供应链在响应速度、设计创新和品类多样化方面明显不足,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上新速度和个性化表达的期待。

然后,这一缺口正是中国服装产业的核心优势所在。中国品牌凭借柔性供应链、快速反应能力和时尚敏感度,能够高效填补市场空白。

美妆个护

在沙特,美妆个护正成为年轻女性的钱包优先项。18-34 岁女性群体平均每月在美妆上的花费已超过 100 美元,但市场远未见顶。

随着社会氛围日渐开放,女性消费自主意识不断提升,“她经济”效应愈发显著。

沙特女性对美妆的消费需求正从传统的香水和彩妆,不断延伸至更精细的护肤流程、功能性产品以及富含文化元素的美妆品类,呈现出多元化、专业化的趋势。

目前该地美妆个护市场由国际巨头和本土新兴品牌共同占据。国际品牌凭借全球影响力占据高端市场,而本土品牌则依托对宗教文化的深度理解,在清真认证(Halal)美妆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。

然而,在中高端价位带、特色化成分护肤及融合文化元素的美妆产品领域,仍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口。中国美妆品牌凭借对东方美学的独特诠释和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,有望实现差异化突破。

国产美妆品牌花西子,正是看准这一趋势,于 2020 年前后依托跨境平台和社交营销进入中东。它以融合东方美学和精致工艺的产品设计,收获了一批追求妆效独特性与文化内涵的消费者,成为中国美妆出海沙特的标杆。

家具家居

家具家居是沙特电商市场里相对“低饱和”的领域。

数据显示,2024 年沙特阿拉伯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达 44.9 亿美元,到 2029 年将增至 59.8 亿美元,2024-2029 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5.91%。

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沙特迅猛的城市化进程、持续的人口增长,以及“Vision 2030”战略下住房拥有率的提升。大量新家庭的涌现带动了装修与置家的需求,也推动消费者对现代化、高性价比家具的热情释放。

虽然 IKEA 等国际巨头已在本地建立起强大的线下优势,但线上渗透率依旧偏低,留出了可供新玩家切入的空间。

对中国跨境品牌而言,“线上+轻物流”的模式尤为契合。尤其是在家饰、收纳和小型家具等客单价较低、运输便捷的品类中,电商渠道的优势更加凸显,为品牌早期入局和市场测试提供了理想路径。

沙漠市场,没有捷径

沙特的市场机会让人心动,但真正走进去,中国品牌往往才会发现,前方的路并不平坦。

首当其冲的是文化与宗教的考验。沙特深受伊斯兰教义影响,消费选择往往与宗教规范紧密相连。化妆品如果缺少清真(Halal)认证,食品饮料中若含有酒精或动物来源成分,甚至服饰设计中过度裸露,都可能触碰到禁忌。

对于品牌而言,这不仅仅是修改配方或设计的问题,更意味着要在沟通方式上展现对当地文化的敬畏与尊重。

除了文化约束,制度门槛同样不容小觑。

沙特政府对大多数进口商品要求通过 SABER 认证。这个流程涵盖产品分类、测试验证、符合性评估和证书申请等多个环节,既耗时又费钱,对标签、包装甚至说明书的要求都细致到难以忽视。

对于中小品牌而言,这几乎意味着一场高门槛的入场考试,试错空间被大大压缩。

而即便完成了这些准备,消费环节也并非高枕无忧。

与中国普及度极高的移动支付不同,沙特仍有相当比例的消费者习惯货到付款(COD)。这种方式在降低购物门槛的同时,也带来了高退货率、资金回流慢的问题,直接挤压了品牌的现金流。

虽然电子钱包和数字支付正在沙特大力普及,但要彻底改变消费者的习惯,还需要时间。

由此可见,在沙特立足,从来不是一场“价格战”就能解决的事情。真正能留下来的品牌,往往都在本地化合规、文化理解,以及支付与物流的适配上投入了极大的耐心与精力。

BrandArk 观品牌

沙特电商市场正在高速扩张,消费潜力巨大,却同样布满挑战。

文化与宗教规范塑造了这里的消费底色,SABER 等合规体系筑起了第一道门槛,而支付习惯与物流条件,又为运营添上了更多不确定性。

对于出海品牌而言,跨境平台的流量或许能够打开短期机会;但要真正站稳脚跟,则必须深耕本土化运营,在长期的品牌建设中赢得认同。

开通会员,查看完整内容
来源:品牌方舟BrandArk